梵净山农家乐老板杨再发在准备食材迎接游客
背靠巍峨梵净山,门临清澈太平河,居于梵山净水间本应有无限诗情画意,但如诗如画的山水在杨再发看来不过是“穷山恶水”,将他们的生活外界的富庶繁华隔绝阻断。杨再发说那时候没有人不想逃离这座山。 梵净山,素有“梵天净土”美誉,诗人更赞之为“一山千溪武陵源”。20世纪80年代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然而景虽美,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当“两山”春风拂过黔东大地,铜仁坚定决心要把生态资源变为发展优势,倾尽全力推进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2018年,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同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铜仁旅游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游人如织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
立足梵净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当地按照“山上做吸引力、山下做生产力”思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孟沟坝的20多户村民家家开办农家乐、民宿等,其中不乏年收入上百万者。 杨再发就利用自家的房屋办起一家名为“金山脚度假山庄”的农家乐,一年收入有一二十万元。他说:“吃上‘旅游饭’,过上梦幻般的日子,于是我们把孟沟坝改名为梦幻江边。” 旅游兴起,青山生金,绿水淌银,有游客写诗称赞:“绿水青山展笑颜,一山千溪万行诗。”如今铜仁,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成了一首首动人的诗。 从梵净山沿着太平河,抵达锦江畔的铜仁城区,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犹如璀璨明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织成亮丽诗篇,描绘出“朝游梵净山,夜宿中南门”的美妙旅游体验。
德江县共和镇焕河村成为“网红”打卡地
若向深山去,远在德江共和镇的焕河村,40多岁的高腾琳辞去县城的工作回村卖起特色小吃。只因旅游产业化的深入推进,昔日穷村成为“网红”打卡的诗意地,回家创业路更宽。 美景富千村,一游兴百业。铜仁坚持市级抓龙头品牌、区县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扎实推进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一山一水皆成诗与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刘娟利 何涛杨聪)
暂无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