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绘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这里有最清新的深林氧吧,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最高达18万个;

       这里有最清澈的优质水源,可与世界级、国家级品牌水相媲美;

       这里有地球同纬度的原始绿洲,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属独一无二;

       ……

       这里便是铜仁。

       党的十八大以来,铜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省委对铜仁提出的“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顶层设计

       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蓝图

       绿色发展高地如何打造?

       2016年10月31日,贵州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对铜仁作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

       市第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陈昌旭作了《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报告,对我市经济建设的各方面进行了谋划和部署,深刻指出要科学谋划绿色发展新蓝图,奋力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标志着铜仁正式进入绿色发展新时代。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铜仁经济新跨越,绿色是核心。建设绿色家园,厚植绿色优势,培育绿色文化,完善绿色制度,壮大绿色经济,让每一项都与绿色挂钩,落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大刀阔斧重组职能只为这生态更优更美。我市将原市环保局全部职能及市发改委、原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原市农委有关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划入市生态环境局,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权责统一。同时完成市县生态环境部门更名挂牌。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完成改革方案制定和职责明确,设立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并下设12个执法大队,专事专管。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为了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我市着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先后制定了《铜仁市锦江流域保护条例》《铜仁市梵净山保护条例》《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编制完成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铜仁市“三线一单”,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提供了制度保障。

       自上而下,我市初步建立了一套可实施、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体系,为后植绿色铜仁打下了牢固可遵循的路径。 全民参与

       多措并举推进生态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切工作重点皆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制度的有力保障下,铜仁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污染防治体系,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推行“民心党建+河长制”和“垃圾兑换超市”等机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铜仁模式”,实现了河长制全覆盖,为锦江碧水筑牢了坚实的生态屏障。

       厚植绿色生态,紧紧围绕“一区五地”建设战略目标,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林旅一体化”的思路,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质量提升等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实施“绿道、绿水、绿城、绿园、绿景、绿村”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

       重拳出击治污染,印发《铜仁市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年)》《铜仁市2019年水污染防治年度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污染防治方案,开展建筑施工、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工业炉窑污染及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作,全面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

       净化绿色产业发展环境,制定《铜仁市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铜仁市长江经济带化工企业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化工产业准入要求开展项目审批和化工行业准入条件,扎实推进化工污染防治。同时制定《关于加快电解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破解污染难问题,促进锰资源、锰产业的绿色发展。目前全市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区19个,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88.9%。化学农药使用总量控制在725吨以内,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5%。

       着力推进绿色产业,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要求,以“双千工程”“万企融合”为主抓手,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三年专项行动,继续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成长壮大。

       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入推进乡村环境整治战,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关于印发铜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的通知》,全市累计有2782个行政村全面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参与群众达300多万人次,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8万余吨,清理村沟村塘淤泥1.4万余处,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群众生活幸福感越来越高。

       在“十三五”期间,铜仁累计完成绿化面积58.42万亩、退耕还林4万亩、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4.56万亩,石漠化治理面积12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4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6.20%,排名全省第二,良好生态已成为铜仁“最靓丽的名片”。

       立足生态

       打造全域旅游产业实现“井喷”

       绿色,不仅是生态优势,也是经济红利。

       梵净山景区游客每日络绎不绝,为保护梵净山、激活梵净山,近年来,我市已投入数十亿元保护梵净山、改善周边基础设施、擦亮梵净山旅游品牌。目前直接进入景区就业人数达280人,景区共计带动环线从事旅游餐饮、住宿接待服务的农户达1200多户,间接从事旅游业的达万余人。

       这是我市后植绿色生态带来的红利效应。

       神奇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态环境,构成了铜仁加快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山山水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如今,以梵净山为龙头的铜仁旅游就让20余万群众“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近年来,我市按照“市级抓龙头品牌、县级抓精品景区、乡镇抓特色亮点”的工作思路,编制出台《铜仁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全域统筹下好一盘棋,全力打造全景铜仁、多彩铜仁、魅力铜仁、活力铜仁、满意铜仁、健康铜仁、创新铜仁“七个铜仁”,集中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怡情、冬康养”全季全时旅游业态体系,推动全市旅游业实现持续“井喷式”增长。去年我市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0%、35%,接待入境过夜游客增长95.37%,增速全省第一。

       今年“五一”节假日,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共接待游客296.8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35亿元,给群众带来了过去想象不到的较高收入。

       从绿色制度到绿色保护再到绿色产业,铜仁正在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让绿水青山成为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展望未来,铜仁将继续守牢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生态立市工程,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大生态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铜仁环境更加优美,绿色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将铜仁建成新时代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松桃百姓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松桃百姓网“松桃社区”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松桃百姓网的观点和立场。 上一篇内容 铜仁市医保局微笑服务暖人心 下一篇内容 部署安排!《铜仁市电动摩托车管理条例》实施工作推进会召开 内容标签: 铜仁 绿水 绿水青山 水青 水青山

评论(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跟贴用户自律公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登录立即注册 |

暂无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

推荐阅读
分享